網頁

2012年6月22日

Maryfi 簡簡單單將電腦化身為無線熱點


by PCuSER 電腦人
當出國旅遊的時候,許多飯店只提供有線網路,其他的手機、平板都無法連線使用,這時候除了自己攜帶AP之外,「Maryfi」能將筆記型電腦化身為無線熱點,讓其他網路設備可以透過筆電連上網路。若是居家、公司環境都用網路線,也可以比照這樣的方式自己建立無線網路唷!
下載網址:http://9ez.me/PjnN

5大撇步,讓你的粉絲專頁變身人氣王


2012-06 Web only  作者:吳凱琳


隨著使用者人數的持續成長,臉書訊息也逐漸變得氾濫,要如何讓自己的貼文或照片得到更多人關注,吸引更多人按讚與分享?

找出可在部落格免費使用的授權圖片


by PCuSER 電腦人
不管是在部落格寫作文章,甚至是你製作的一些產品上需要使用圖片,這時候你確實可以找到一些圖片,但是切記不可以亂用,以免觸犯了版權、著作權。那麼,我們如何在網路搜尋圖片時,確認一張照片是可以被使用到其他用途上呢?

2012年6月20日

增進電腦功力的十個資訊類部落格推薦


by 電腦玩物

freeblog-01
農曆新年後的第一篇,就讓我們聊聊在電腦資訊領域中值得推薦的部落格。當然,我會依據長期的閱讀經驗,分享我自己喜歡這些部落格的原因,而且因為我自己的私人僻好,所以會以電腦教學、軟體評論類的部落格為主,趨勢分析、新聞、新訊發佈的部落格為輔。此外也因為常常有其他朋友問我都是去哪裡尋找寫部落格的題材,那麼除了「免費軟體資源下載網站蒐集:Freeware Download」外,我想就再補上這一篇部落格的推薦清單,應該就是我主要題材來源的大補丸了。

Google Reader 閱讀器發揮最大效率的13個簡單關鍵技巧


by 電腦玩物

gr-01

「Google Reader(Google閱讀器)」,我已經使用了大約快三年的時間,作為一個每天需要想辦法獲得各種資訊新聞,才能夠在部落格擠出一兩篇有模有樣文章的作者,Google Reader和電腦玩物目前的文章產出有著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甚至可以說,沒有Google Reader,就沒有電腦玩物了。

2012年6月19日

三招密技!一定把老婆拍漂亮


撰文者:JT
買了相機與鏡頭,有沒有人被自己的另一半唸過「花這麼多錢怎麼又拍得不怎樣」?
有的話代表你應該注意一下你的另一半,是時候該學以致用了。
攝影有很低的進入門檻 (一台相機),跟很深不見底的深度 (一流)。當拿著一台一公斤多的專業單眼相機時,每人都幻想著自己是個大師,拍攝著現在尚無人能理解但後世必世代歌頌的巨作,但常常可惜旁邊的另一半就是不買帳。旁人就算了,她先吐槽,不好好管理的話還會跑到自己FB上留言抱怨,真是胳臂肘往外彎,傷了自己大師一生的清譽。

颱風豪雨來,哪些地方會淹水呢? 網路地圖查一下就知道!(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來自 重灌狂人 
最近一陣子大雨、淹水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台灣各地區,由於氣候的變異,惡劣的天氣狀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數十年來由於台灣山區過度開發、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的規劃與執行一直都不受重視,加上山區各種經濟作物、高山蔬菜水果等耕作行為從來也沒停過,大地失去大樹與植物的涵養與保護,每次大雨來就會造成山崩、土石流,泥沙土石被沖刷下來之後,往往也會造成平地土石泥沙堵塞、雨水宣泄不及等等問題。

如何關閉 Facebook 煩人的應用程式通知


每個人都會收到一些朋友送來的應用程式通知,但其實這些通知未必是朋友親自送出,很有可能是應用程式自動送出的邀請訊息,這些訊息向來煩人,這篇文章要教你如何關閉 Facebook 應用程式的通知,讓你不再受干擾。
為了讓各位保持良好的 Facebook 使用環境 ,以下內容不僅有關閉應用程式通知,還有幫你清淨塗鴉牆等等的設定一次統統告訴你。

2012年6月11日

FinePrint的免費替代軟體--iPrint,讓你在一張紙上列印多頁以節省紙張喔!



iPrint


當我們想在在一張紙上列印多頁文件時,除了較高階的印表機或數位影印機有內建這種功能外,通常都會使用FinePrint這套共享軟體。今天阿正老師找到了一套可以取代FinePrint的免費軟體--iPrint,除了可以在一張紙上列印1~4頁的文件外,還可在iPrint預覽介面中直接刪除不要列印的頁面,並可將多個列印工作合併成一個佇列來處理,是個相當方便的好工具,內行的玩家一定不能錯過iPrint喔!

2012年6月7日

Evernote 筆記分類與標籤心得教學:建立會翻開的抽屜





電腦玩物
esor huang(異塵行者):一切在我電腦上發生的事,都將在此留下紀錄



Evernote tag-00
Evernote上儲存非常多筆記時,如何簡單又有效率的將筆記分類到不同「記事本」?又如何善用「標籤」的功能?Evernote的優點就是彈性自由。
整理時最怕遇到的,就是分類得再漂亮、再詳細,但是如果以後「用不到」,這就只是浪費整理的時間而已。在數位工具中,你不需要依據內容屬性做出完整的分類,因為如果你是要找出相關內容,最快的方法是打出關鍵字「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了,根本不需一個一個分類去翻。
如果把「分類」比喻成「抽屜」,那麼我的分類原則就是「只建立我會翻開來看的抽屜」。分類不是要幫內容做上註解,分類的用意是:

建立會翻開的抽屜:

例如把資料分成Google、Facebook等等瑣碎的屬性,那我看到後也只是知道:「喔!這裡有Google的資料,但是然後呢?」這就是無用的抽屜
就算以後我有需要找Google的資料時,只要輸入一個關鍵字「Google」,難道還找不出這些內容嗎?何必要分類?

相對的,假如把資料打散,重新區分成:「執行A專案」、「學習行銷」,那麼這時候我一看到這兩個抽屜,就知道「我必須去」打開第一個抽屜來完成A專案,「我必須去」打開第二個抽屜每天學習一些行銷知識。
沒辦法快速透過搜尋內文來找出哪些是A專案需要的資料,哪些是想學的行銷知識,所以才需要分類。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有用的抽屜」會激起行動,會成為行動提醒!依據這些抽屜來「決定我應該怎麼做」,這樣的分類才有價值。

如果你建立的「分類名稱」本身能夠成為像是待辦清單、工作排程那樣的作用,那麼這時候就能更好的進行Evernote的筆記分類。
  

依據分類來行動:

所以我在Evernote裡建立分類與標籤的準則,就是「建立會翻開的抽屜」,並且讓「分類可以成為我的工作排程」。
下面我就直接分享自己實際的分類經驗,我會解釋自己建立的類別有什麼作用?希望從實例中,可以帶給大家一些想法的激盪。

首先你應該知道Evernote有所謂的「堆疊」功能,可以把很多個記事本合成一個群組。
而我會建立五個群組:「01.行動」、「02.專案」、「03.練習」、「04.回憶」、「05.日記」,每個群組底下儲存相關的記事本分類。
為什麼我要加上數字?數字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自動排列」出我想要的順序,別忘了,我的分類就是我的工作排程清單。
evernote tag-01

第一個群組是「01.行動」,它排在最前面,代表這是我每次進入Evernote時主要的工作區域。
當我臨時需要記下重要的便條(00.便利貼),當我需要進行目前工作的統合記錄(01.工作板),當我忽然有靈感想寫點草稿(02.寫字台),或是有任何筆記是我最近隨時都會用到的(03.辦公室),那麼我都會擺放在「01.行動」群組的記事本中。
這個群組的用意,就是記錄行動啟動行動的中心。
evernote tag-02

第二個群組是「02.專案」,這裡是作為前面「行動」的「後援」來使用,也就是每個任務或專案需要的資料庫,平常找到相關的資料時,就先依據專案儲存在這裡,未來可以隨時取用。
例如我正在執行「Evernote超效率數位筆記術」這本書的專案,在「01.行動」群組的「01.工作板」裡,會有一則「中樞控管筆記」專門記錄這本書製作的流程、待辦清單、重要資料。
而在「02.專案」群組裡,則會有一個記事本,專門儲存我找到的各種可以參考的Evernote資料,這份資料庫就是我執行專案時的後援。
而有多少專案需要這種資料庫後援時,我就會在這裡建立新的記事本分類,慢慢收集儲存內容。
evernote tag-03

第三個群組是「03.練習」,這裡我專門存放關於生活、學習相關的「想要去執行」的筆記。
例如我平常收集各種美食介紹存入「b.藝文美食」,看到有趣的旅遊景點就存入「a.旅行踏青」,當我週末要出去玩時,直接從這兩個記事本裡挑幾個筆記出來「執行」即可。
而最近我想自己學習、閱讀的知識,我也都會存入這個練習知識庫,有一點像是稍後閱讀,同時也方便日後搜尋參考資料的用途。但如果有些分類儲存太久又缺乏行動力,我也會直接刪除。
因為,老實說,現在有什麼資料你不是直接用Google搜尋就能找到?並不一定要把大量「可能放太久會過時」的資料儲存在Evernote中。
evernote tag-04

第四個「04.回憶」群組與第五個「05.日記」群組可以放在一起討論。
「04.回憶」是專門儲存前面幾個群組行動過後,完成行動了,但覺得值得保留備查的資料,這時候,那些筆記就會從前面的記事本移動到「04.回憶」。
但有些筆記完成後就沒有儲存的價值了,這時候我也不會留著,就直接把整份完成的記事本或筆記刪除。例如前面幫某個專案收集的資料庫,專案完成後有可能就用不到了(而且放太久或過期),這時候我就直接刪除。
記住,筆記是可以隨時移動的,如果你的分類就是工作排程、待辦清單,那你的筆記應該會依據完成與否,改變資料夾的位置。

「05.日記」則是加上註解的回憶。這是什麼意思呢?
例如我在「03.練習」裡挑出來執行的美食探訪,我會把該則剪貼筆記丟入「05.日記」中,然後加上自己實地探訪後拍下的照片,並且補上我自己的心得,變成一份我自己的日記。
日記的意義就是加上自己詮釋後的回憶,透過Evernote來儲存這些以後看起來會津津有味的記憶是很方便有意思的。
Evernote tag-05


用標籤進行時間管理:

最後,「標籤」的方法可能是大家最容易覺得混亂的,但其實標籤是可以非常簡單的!
要記住,千萬不要把標籤變成屬性分類,這是我早期犯的錯誤,以為筆記加上很多屬性會很容易查找,但在Evernote筆記裡不需要這樣,原因是當你要找筆記時直接搜尋就好,根本不需要依靠標籤。

那麼標籤可以拿來幹嘛?
我把標籤拿來當做「時間管理」工具
  • 「01.today」:需要這兩天完成、查看的筆記,就加上這個標籤。
  • 「02.tomorrow」:過幾天會需要用到的筆記,就加上這個標籤。
  • 「03.working」:處在一個長期工作中的狀態,就加上這標籤。
  • 「04.review」:完成後需要過幾天回顧檢查一下的,就加上這標籤。
  • 「05.plan」:還在計畫中,但是等待要去確定是否開始執行的就加上這個標籤。
這樣一來,我的標籤就非常簡單清楚,從標籤裡我可以看到自己行動「緩急」的依據了。
Evernote tag-06

善用 Evernote 數位筆記術 的10個必備觀念


evernote-01
現在台灣Evernote用戶將近30萬(全球3000萬用戶,其中40%的用戶使用了四年以上,而這些用戶中又有25%轉為付費用戶),很明顯的感覺愈來愈多朋友也開始使用Evernote了。
  
當你使用Evernote時,可以把握的「10種數位筆記觀念」,這10個觀念可以幫助你把Evernote用得更好。

1.把你需要的內容集中

最好把所有的內容都集中到Evernote,最好把同一件事情的所有內容都集中到Evernote的同一則筆記裡面
當我正在進行一個專案,我會把這次工作需要記錄下來的所有「便利貼」,像是截止時間、聯繫人資料、目前完成的進度、各項支出,全部記在同一則筆記裡,這樣隨時查詢起來就很方便,而且記錄時也便捷統一。
更進一步的,如果這項工作專案有一些參考文件、圖檔或任何檔案,我一樣全部上傳到同一則筆記中(當你在Evernote裡打開文件檔案並進行修改時,這個修改是可以同步到其他裝置的)。
所以,每次有新的專案,我就開一則新的「中樞控管筆記」,在這則筆記裡記錄了所有專案要事、雜務,以及所有參考檔案;工作時這則筆記就是我掌控工作項目的中樞,這項任務完成後,這則筆記也變成統一又精省的封存記錄。
千萬不要同一件任務還分散記錄到好幾則筆記,這並不會增加效率。Evernote的好處,就是讓你把什麼東西都可以記錄在一起。


2.學會草稿是必要的

除了放空休息的時間之外,隨時都應該保持思考,但更重要的是,你應該要把自己思考的內容用草稿的方式記錄下來。
我自己是這樣做:通勤時我就會想著部落格可以寫什麼文章的大綱,平常一邊工作也可能隨時冒出新的工作企劃靈感,這時候,我一定只做一件事情:拿出我的Evernote,記下它!
而且不要害怕草率,筆記就是儲存草稿的地方。
養成這個習慣吧!Evernote在所有裝置上使用都很方便、很快速,所以這個動作很輕鬆就能完成,只是需要你反覆去練習,直到變成反射動作。
我在Evernote中有部落格靈感筆記,和另外工作企劃筆記,裡面記錄了各種天馬行空、不一定能執行的想法,但「只要我想到了,再怎麼粗淺,我都先記下它」,這以後都可能是很棒的素材。
而且更重要的,當想法化成文字後,你會激盪出更多想法,或是發現想法的某些缺陷,相信我,養成寫草稿是有益的。


3.收集你自己的知識庫

你不能把Evernote想成是你的古董收藏庫,如果你想剪貼,那麼你要把Evernote想像成是你未來要運用的知識庫
大家使用Evernote時,常常首先覺得它像是一個網頁剪貼簿,因為它確實有一個很好的瀏覽器剪貼套件,幫你立刻把網頁文章剪貼到自己的筆記本裡。但這一點正是最容易陷入的Everntoe迷思。
你應該練習把Evernote當成累積你自己未來價值的起點。
假如我規劃自己未來有需要執行三種計畫,那麼現在開始,我就會利用Evernote打開三個筆記分類資料夾,開始「累積未來計畫的知識能量」,把平常看到、收集到的「不一定只有網頁」的內容都先剪貼到Evernote中。
這樣當我未來真正要執行那三個計畫時,我已經幫自己累積好三個有用的知識庫了,後續一切的企劃、運作,都可以用三個知識庫發揮更好的效率。


4.隨時連結重整內容

數位化的好處就是隨時都可以重新整理內容,不像紙本內容寫好就被限制住,因此在使用Evernote時,隨時編排筆記也是很重要的。
這不是要你花很多時間在整理,而是依據真正的需要,彈性的調整。
例如前面提到透過Evernote事先收集資料,當面臨工作上需要使用時,我可以把這些剪貼資料,透過筆記內部超連結的方式,整理到一開始所說的那則「統一的中樞控管筆記」中。
或者我在計畫著一次的旅行,這時候我也是先把各種旅行資料剪貼到Evernote中,但是當旅行出發前,我一定把所有剪貼資料很彈性的「連結重整」一次,例如把所有目的地的餐廳都合併成一則筆記,把交通資訊又合併成一則筆記。
在快速記錄時筆記是散亂的,但別忘了隨時依據需要,去把它們合在一起。


5.你不需要當一位記憶高手

慢慢的我會養成這樣一個習慣,任何大事小事,我不會只記在自己的腦子裡,我會優先把它們記錄到Evernote中。
我甚至單獨打開一個「臨時記錄」的筆記資料夾,這裡專門記錄任何和其他工作無關的單一事件,可能是巧遇某個人後獲得的電話號碼,或是家人忽然打電話提醒要做的事情。
我把這個「臨時暫存記錄」筆記資料夾排在所有Evernote筆記本的最開頭,並且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打開Evernote,首先就是看看這個資料夾有什麼內容。然後,需要歸檔的歸檔,需要進一步處理的也可以進一步處理。
Evernote可以幫忙記住任何事情,然後我可以隨時打開Evernote來想起這些事情,解放自己的腦力空間,讓腦力去做更多需要思考的活。


6.把你的資訊變成動作

每次的筆記都應該是為了一個未來的動作。
例如隨時記錄靈感,那是為了未來企劃時可以參考;撰寫草稿,那是未來完成具體的文章;剪貼收集網頁,目的是收集未來某個計畫的資料;你的筆記必須是有一個行動目標,這樣才不會成為一個90%用不到的資料庫。
為了讓資訊「有用」,我自己在筆記分類時,就是以「行動」作為分類的依據
例如剪貼網頁內容,我不會把這些資料分類成像是「Google」、「Facebook」這種中性主題,而是分類到「Google 100個工作方法專書」、「facebook行銷活動計畫」,也就是一個明確的,未來我要執行的行動目標作為分類。
你可以同時運用「分類」與「標籤」,例如分類上以行動目標為依據,而標籤當做必須執行的時間區分(例如很急、普通、待辦,或是一天內、一週內、一月內等等),你的分類與標籤命名具有「行動性」,這樣你以後才懂得如何應用這些累積下來的資訊。


7.稍後閱讀

一個最基本的把收集而來的資料變成行動的方法,就是「稍後閱讀」。
把當下沒有時間看的內容,先剪貼到Evernote中,然後當你換到其他有空閒的場所時,拿出你的行動裝置,就能閱讀先前的內容。
可是很重要的是,你要怎麼讓自己習慣「稍後閱讀」這個動作?因為很多人儲存內容後,都會變成根本不讀。
除了只能依靠養成每天讀這個稍後閱讀資料夾的習慣外,我自己的一個小技巧是,我會利用Evernote Android版的桌面預覽小工具,它可以顯示最近的幾則筆記,當我剪貼稍後閱讀內容後,這些筆記就會顯示在這個預覽視窗中。
而當我坐車移動時,或是在某處等待時,我一打開手機,就先看到這些預覽畫面,提醒我趕快趁機把這些文章看完。


8.最少的整理

Evernote的排版功能不強,也沒有太複雜的資料管理系統,我覺得這正是它適合當一款真正「筆記」軟體的優點。
早期Evernote 2.x版本時功能是很豐富很複雜的,但到了3.x大改版後,Evernote砍掉重練,把編輯、分類步驟變得更單純、更簡化。
對我來說,這反而讓我領悟了筆記的真諦:筆記就是要把東西記憶下來,並且讓他們可以工作,如此而已。
我不是要透過Evernote創造一本書,相反的,Evernote是我寫出一本書之前,可以讓我收集素材、整理資料、激發靈感、管理各項雜物的倉庫,我需要的不是漂亮或複雜的排版:
我需要的是可以記住事情的「最簡單方式」
每次透過Evernote記錄時,我就是一古腦把想到的東西快速記下,直接把需要的圖片、檔案匯入,順手剪貼網頁內容,不要花時間排版,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記錄」,頂多就是把重點加粗、變色,也不要花時間做複雜分類,最好所有相關事項記在同一則筆記。
以後,我只要搜尋關鍵字、找到每件事情的那則中樞控管筆記,就能找回我的回憶,這樣不就夠了嗎?所謂的效率,就是不要花無謂的動作,讓你剛剛好可以完成工作即可。


9.行動,行動,行動

千萬不要只運用剪貼或純文字記錄,多多嘗試不同的Evernote「記憶行動」。
前面說要把Evernote儲存的資訊轉化為可以應用的行動,其實Evernote正是一個非常好的行動筆記本,除了Evernote本身確實可以運用在幾乎所有的裝置上之外,記錄筆記的過程也充滿了行動性
例如,當我在路上看到一則表演的海報,很想去看,我會直接打開Evernote拍下這張海報,這就代表「我記住了」這個心中的慾望。
或者我正在開會,需要錄音時也可以一邊錄音一邊用Evernote會議記錄。
要把「打開Evernote」變成反射,把「記下這件事」變成習慣,「Evernote」其實是一個動詞,最好有一隻智慧型手機,可以讓你隨時執行叫做「Everntoe」的這種行動。


10.先「記住」再說

讓Evernote當你的第二大腦,儲存關於你的各種行動的記憶。
未來電腦、智慧型手機,甚至可能加上平板,這會變成許多人的標準配備。而所謂的「後PC時代」指的不是PC被淘汰,而是「可以離開PC工作」。
當你「可以離開PC工作」時(這裡的工作不只是職業的工作,也可以包含生活裡的各種數位活用),你的生活裡就可以隨時因為數位化而更有效率,甚至解決更多的問題。
而Evernote這樣一個記住你所有內容的大腦,就是你在後PC時代必須隨身攜帶的,你可以因此透過不同裝置找回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