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5日

自動濃縮文章,將你從資訊爆炸時代中解救出來的 app——Summly


小說《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在他另外一本不是那麼成功的作品《大騙局》中曾經創造出一種工作叫「汲思員」:

負責簡化資料,分析複雜的報告並從中汲取精華,最後集成單頁的簡報。
現在有一款 app 可以做到上述「汲思員」做的工作——Summly,只是它運作的對象並非情報單位的報告,而是網路上的新聞文章。
過去 Inside 在這篇文章 〈網路讓我們變得廣博還是淺薄?請讀這本《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曾提過這款會自動「濃縮新聞」的 app「Summly」,上個月它推出了 2.0 版本。
去年 12 月中,「Summly」這款由一位當時年僅 16 歲的英國高中生 Nick D'Aloisio 開發出來的免費 iOS app 引起了科技圈的注意,它的主要功能是「濃縮文章」,為使用者處理過載的訊息。這個 app 在 11 月初發表了 2.0 版本,從介面設計到演算法都進行過更新。
▲ Nick D'Aloisio
Summly 能過藉由演算法從文章中汲取重點,縮短文章的內容,將長達數千字的文章濃縮成極短的篇幅(四百個字母,注意,是「字母」,不是「單字」),減少使用者吸收資訊所花費的時間,就像 Nick D'Aloisio 所宣稱的,比 Twitter 長,但比一篇文章短得多。這款 app 甚至還吸引了李嘉誠和旗下維港投資集團(Horizons Ventures)的種子投資。
Summly 的前身是 Trimit——一款「摘要」程式。Nick D'Aloisio 開發這款 app 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使用者在資訊爆炸的今天能夠快速瀏覽一整天的新消息。Nick D'Aloisio 說,Summly 的演算法會分析文章中的關鍵字、數字、名詞、形容詞、修飾語、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轉折語、日期、句子的語法結構等等,再將文章進行濃縮。
打開 Summly,會覺得它的介面設計有點像 Windows Phone 的風格,除了背景圖片每次都不一樣、顯示未讀文章數之外,還會選出一篇文章放在首頁。
點擊右上角的向右箭號,會進入文章分類。捲動畫面到最下面可以新增、編輯自己想關注的特定主題;按住方格不放可以調整先後順序。
點進分類之後,就可以看到「濃縮後」後的文章,橫向捲動畫面可以切換文章,在文章上點兩下可以把內容變得稍微「長」一點,如果覺得還不夠,可在此時點擊畫面中藍色的右向箭號,或是更簡單一點,直接將畫面往下捲動,就能連結到原文的網頁閱讀。
如果使用者讀到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在文章中按住畫面不放,會看到四個選項如花開般「綻放」出來,提供分享到 Twitter、Facebook、E-mail 分享和儲存文章等四個功能。
儘管程式運作起來很順暢,但 Summly 的介面在設計上有點違反了使用者操作 iOS 6 的習慣。舉例來說,將文章列表頁面向下滑動後會連到原始網頁,但這樣的設計在內容導向的 app,例如 Twitter、Facebook、BBC、TechCrunch 等 app 通常是「更新」內容的手勢。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Summly 的文章來源包括許多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然而 Summly 在這麼做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因為它提供的「濃縮文章」服務主要目的是「減弱」讀者連回原始網頁的動機,作為內容擁有者的網站們很可能會因此發出抗議,甚至引發訴訟。
不僅 Summly,我們過去介紹過的新聞集成服務「Wavii」( wavii.com ,最近他們的 app 也更新了),強調的也是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來抓取新聞重點(他們的服務不會濃縮文章,但是會「自動」標記出系統認定的重點)。
當然,Summly 的演算法不是完美無缺,有時可能也會抓錯重點或是略過其實很重要的內容,我們並不知道他的準確度。而且這樣的服務顯然並不適合用於文學類型的文章。如果讀者們對 Summly 的演算法感興趣,可以到他們的網頁查看更多資訊。
目前 Summly 已經獲得李嘉誠、新聞集團老闆梅鐸(這或許是為什麼華爾街日報在 Summly 是「獨立」的分類)、小野洋子、Mark Pincus(Zynga 創辦人暨 CEO)、艾西頓.庫奇、女神卡卡經紀人 Troy Carter 等人的投資,總金額約 100 萬美金。我們也可以從 Summly 網站上介紹影片中的演員來判斷,這不是什麼一般高中生的規格。

Summly Launch from Summly on Vimeo.
影片中與 Nick D'Aloisio 談話的人叫 Stephen Fry,英國知名的作家、喜劇演員,曾經參與《V 怪客》、《艾莉絲夢遊仙境》和《福爾摩斯:詭影遊戲》等片的演出,他本人的 Twitter 帳號超過 500 萬人 follow。
儘管這類「自動化」處理資訊的方式逐漸吸引創業家投入,但就像 Nicholas Carr 在《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這本書中提到的一樣,一旦習慣了這種閱讀方式之後,我們的大腦會不會因此永遠失去閱讀長篇文章和書籍的能力呢?未來我們在網路上所讀到的文章還會是它原本該有的樣子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目前 Summly 只有 iPhone 版,不過根據他們網站上的消息,Android 版應該會在不久後問世。
相關連結
Summly 網站:summly.comSummly 下載連結:Summly(App St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